晨报讯4月27日晚,运城市东康一中高二年级课本剧决赛在学校大礼堂落幕,9 部经典课文改编剧目轮番上演,以青春视角重构文学经典天载配资 ,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与艺术张力的视听盛宴。
课本剧演员合影
当课本 “活” 起来:青春演绎跨越千年文脉
开场舞《文脉・跃动》以古典舞语汇对话传统文化,三位舞者的水袖翻转间,拉开了这场文化穿越之旅的序幕。高二3班《金帛别宫阙,诗酒伴江流》重现 “诗仙” 李白的豪放人生,演员以 “举杯邀明月” 的醉态和即兴赋诗的才情,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盛唐诗人的浪漫风骨;高二14班《屈原列传》中,演员用颤抖的声调吟诵 “长太息以掩涕兮”,将屈原的忠愤与苍凉推向高潮。
课本剧《玩偶之家》剧照 图中女性由男同学扮演天载配资
展开剩余63%从文本到舞台:多维诠释时代精神
剧目选择既重经典传承,亦显现实观照。高二11班《玩偶之家》聚焦女性觉醒,娜拉摔门时的玻璃碎裂声与演员泛红的眼眶形成强烈冲击,引发对现代女性价值的思考;高二 8班与13班合演的《包身工》,通过佝偻的身形、破布裹身的造型和沙哑的控诉,将旧中国劳工的苦难史转化为震撼的舞台语言,让历史记忆在新生代心中具象化。
中场歌曲《天下》以武侠豪情点燃现场,高二4班于子皓等歌手的热血演唱,与《鸿门宴》中项庄舞剑的紧张对峙、《雷雨》中周家宅门的阴谋诡谲形成节奏张力,展现出青年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驾驭能力。
课本剧《包身工》剧照
课本剧《雷雨》剧照
教育在场:舞台之外的成长答卷
“课本剧不是简单的课文再现,而是让学生在解构与重构中完成对文化的二次理解。” 石忠爱校长在点评中指出,从《孔雀东南飞》的礼教悲剧到《小二黑结婚》的婚恋自由,从《茶馆》的社会群像到《屈原列传》的家国情怀,学生通过剧本改编、角色塑造、舞美设计等全流程参与,既提升了文本解读能力与艺术表现力,更在团队协作中深化了对历史、社会与人性的认知,“这是语文教学从课堂向生活的延伸,更是素质教育的生动注脚”。
课本剧《小二黑结婚》剧照
活动在全体演员合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中收官天载配资 ,此次活动旨在通过 “沉浸式” 文学体验,让经典在青春舞台上焕发新活力,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更多元的精神养分。(撰稿/苏美文、摄影/樊晶瑶)
发布于:山西省创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